2010年,当国际泳联禁止使用快速泳衣后,曾经有很多人预言,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都不会打破世界纪录。然而世界游泳成绩反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游泳项目运动生物力学权威专家林洪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快速泳衣带来了游泳技术的进步和全新理解,那就是“像鱼一样地去游泳”。
快速泳衣曾经以减少阻力为宣传理念,然而,林洪经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专家的探讨和实验后发现,快速泳衣在减阻效果、吸水性和浮力方面,都没有明显效果。经过实验测试和分析后,林洪认为:100%覆盖聚亚安酯的快速泳衣使人体在水中的身体流线型得到改善,“鞭打”动作时动量传递效果的提高,人体更趋向于鱼的身体特性,紧且有弹性,这才是快速泳衣帮助运动员大幅度提高成绩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所谓的“增大浮力或是减小阻力”。
2012年伦敦奥运会游泳比赛,各国运动员共创造了8项世界纪录,21项奥运会纪录。2013年巴塞罗那和2015年喀山世锦赛世界纪录依然不断被改写,像孙杨、叶诗文、焦刘洋、宁泽涛等人的成功,更是印证了林洪的技术更新理论“回归自然,像鱼一样去游泳”。
林洪认为,快速泳衣被禁后,运动员的技术本体感觉和技术惯性延续下来。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更加追求“平、直、尖、紧、高”的身体流线型,保持身体紧且有弹性,特别是躯干的紧以及臀部的高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保证传递的流畅,才能更好地发挥身体的合力、保持良好的运动平衡能力,“就像鱼在游动”。
“任何专项技术的提高一定与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体能状况紧密相关。游泳运动员要求全身各关节有良好的活动度、柔韧性、弹性和力量,特别是远端的踝关节和腕关节。这才是专业运动员需要去了解、并且必须具备的身体条件和能力,每天几千、上万米的训练就是为了这个,只有理解技术,才能更好地去执行,才能事半功倍。这也是中国游泳成绩近几年稳步提高的主要原因,”林洪说。
“提高动力、减小阻力是游泳运动员追求的目标。快速泳衣被禁之前,曾经有人寄希望于外力提高成绩;而后快速泳衣时候,作为游泳专业人员,我们更加专注于对技术、训练和体能的思考和实践,游泳技术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充分认知身体、心理和技术的关系,了解个体特点,借助科技手段,通过刻苦训练,使技术与身心完美融合,直至巅峰。心动则行动,行动要心动,心行合一。”
“我们形容游得快的人是‘飞鱼’,这话一点都没错,如果我们在技术上做到‘像鱼那样去游泳’,绝对是游泳高手,”林洪说。